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新闻动态 >> 正文

干货|关于各种乐器的各种知识

发布者:肖霄 [发表时间]:2024-02-04 [来源]:秘书事务部 [浏览次数]:

根据传统的习惯,按性能的不同,乐器可以分为吹、拉、弹、打四类。

一、吹管乐器

我国吹管乐器的发音体大多为竹制或木制。其音色一般比较响亮,色彩鲜明,大多数乐器适于演奏流畅的旋律;在合奏

中通常占有重要的地位。吹管有曲笛、梆笛、第、管、咲呐、苼等。

1.笛

笛子属于吹管乐器,是汉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,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汉族乐器。

2.篅

箫是流行于中国民间的吹管乐器,又名洞箫,以竹制作。其形制为:上端封口的竹节边缘开吹孔,管身开有指孔6个。箫的音量较小,音色柔和、甘美而幽雅,适于独奏或重奏。

3.排篅

排箫是流传于中国、欧洲及拉丁美洲的吹管乐器,其结构由长、短不同的竹、木或铜管按音阶编排而成。木制排第音色圆润柔和,竹制排箫音色明亮。

音乐知识必1带你了解中国传统乐器酵

4、唢呐

唢呐是广泛流传于亚、非、欧许多国家及中国各地的吹管乐器。唢呐是阿拉伯语的一种音译,也称“喇叭”,金元时传入中国。唢呐除吹奏军乐外,还用于衙门鼓吹,戏曲、歌舞伴奏等。在民间捶打乐队中为不可缺少的具有特色的主要乐器。

5.笙

周代,我国已有根据乐器的不同制作材料进行分类的方法,分成金、石、笠、何、匏、土、革、木八类,叫做“ハ音”。其中,匏类:匏是葫芦类的植物果实,用匏作的乐器主要是笙。笙与芋为同一乐器,区别于音位排列及簧片数目不同,36簧片为芋,13-19簧片为笙。宋代以后,芋逐渐消失,笙至今仍广泛用于民族管弦乐队。

6.埙

埙是汉族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,音色朴批,其起源与汉族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,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,用以诱捕猎物,后随社会进步而演化为单纯的乐器,在古代是用陶士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,圆形或椭圆形。

二、弹拨乐器

我国弹拨乐器分为横式与坚式两类。横式如筝、古琴、扬琴等;坚式如琵琶、阮、三弦等。

弹拨乐器大多节奏性强,但发音短促,音色明亮、清脆,一般力度变化不大;大都长 于演奏活泼跳跃的旋律,而且有比较强的节奏表现力。弹拨乐器包括琵琶、筝、阮、三弦、扬琴等。

1.古筝

古筝是中国古老的拨弦乐器。筝的历史悠久,春秋战国时期,筝已经流行于秦地,史称“秦筝”。

古筝有13根弦、16根弦、18根弦、21根弦等多种规格,最常用的是21根弦。

《渔舟唱晚》是古筝的代表性曲目。

2.古琴

古琴是中国古老的拨弦乐器,也称七弦琴、瑶琴、玉琴、丝桐,琴身通常以桐木为主,桐木材质轻软,声音的穿透力较好。

它是中国古老文化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乐器,孔子、司马相如都以弹古琴著称。古琴的代表曲目有《广陵散》《阳关三叠》等。

3.琵琶

琵琶是广泛用于中国民族乐队的弹拨乐器。琵琶乐曲根据表现上不同的手法特点和格调可分为武曲和文曲。

琵琶武曲有 《十面埋伏》《霸王卸甲》《汉将军令》等。琵琶文曲有 《汉宫秋月》 《月儿高》 《夕阳箫鼓》《塞上曲》等。

4.三弦

三弦广泛用于中国曲艺、戏曲音乐及民族管弦乐队的拨弦乐器。鼓头木制、蒙以蟒皮,张三根尼龙或钢丝线。

在乐队中用的三弦通常为大小两种,大三弦发音比小三弦低纯五度。

5. 阮

阮源于中国汉代的琵琶。唐代式则天时改称阮咸,宋代又简称为阮,今为中国民族乐队及戏曲乐队的常用乐器。

阮以尺寸大小分为中阮,大阮两种。中阮音色恬静、醇厚,大阮音色圆润、雄厚。

三、拉弦示器

拉弦乐器主要指胡琴类乐器。其历史星然比其他类民族乐器较短,但由于发音优美,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,有很高的演奏技巧和艺术水平,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的热爱。

拉弦乐器擅长演奏歌唱性的旋律,音色通常比较柔和、优美,其适应性较强。常用的拉线乐器有京胡、二胡、板胡、高胡、革胡等。

1.二胡

二胡是流传于广大中国地区的弓弦乐器,因具有两条弦,故名二胡,也称胡琴、南胡、嗡子等。二胡发音持续不断,强弱变化自然,最接近人声,具有很强的表现力;适于演奏柔和细致的抒情性作品,能刻画入微。

2. 京胡

京胡,京剧胡琴简称,拉弦乐器,又称胡琴、二鼓子,是京剧和皮黄腔剧种主要伴奏乐器,流传于全国各地。 演奏时,坐姿,琴简置于左腿上,琴杆向左稍倾斜,左右持琴杆按弦,右手持马尾弓夹于两弦间拉奏。

3.高胡

高胡,高音二胡的简称,曾称粤胡、南胡;可独奏、重奏、乐器合奏或为地方戏曲粤剧及歌舞伴奏;流行于全国各地,尤以广东一带为盛行。

4.板胡

明清时期,随着戏曲、曲艺音乐的兴起,以及小型器乐演奏在民间的普遍流行,胡琴出现了多种变化。明代中叶产生的西秦腔,其伴奏乐队中的主要乐器为板胡。

5.马头琴

马头琴流行于中国内蒙古、新疆及青海等地蒙古族中,东部蒙语称 “潮”,西部成“莫林胡尔”因琴头上雕有马头装饰,故统称马头琴。据相传,成吉思汗时期马头琴已在蒙古族地区流行。

四、打击乐器

我国民族打击乐器品种繁多,演奏技巧丰富,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。因其形制与料质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的音色。民族打击乐器可分为有固定音高和无固定音高的两种。无固定音高的如鼓、锣、钹、镲、梆、铃等。主要是节奏性乐器;有固定音高的如编钟、编磐、方响、定音缸鼓、排鼓、云锣等,因此,大多数采用一线普记谱,锣鼓常用字谱记谐,有固定音高的一般用五线谱或简谱记谱。

1. 抄锣

抄锣又称大锣、筛锣、黑锣,分大、中、小三种。小抄锣必须击打出“哐”音,音色低沉浑厚,常用于京剧或其他戏剧以及婚事,起开道作用,也称开道锣。中抄锣,必须极大出“夸”音,音色低沉浑厚,长为中、小型歌舞剧团、中外管弦乐队或游行庆典所采用。

2. 大鼓

大鼓又称为堂鼓。鼓框木制,两面蒙皮。大鼓无固定音高,用一线谱记谱。

大鼓用双槌交替击奏,也可用单槌击奏,打出各种节奏花样。大鼓的鼓面较大,锤击不同部位会产生不同音色。一般鼓心的发音较低沉,越向鼓边则声

音越高。

3.大钹

大钹又名大镲,圆形,铜制,两面为一付。大钹无固定音高。大钹双击发出响亮,磨击音色沙哑,网击发音短而闷,单击发音明亮。大钹声音洪亮,对用于合奏和戏曲、歌舞的伴奏。

4.梆子

梆子为两根大小不等的硬木棒制成,无固定音高,用一线记谱;以两根木棒互击发音。节奏变化不多。梆子音色清脆、坚实,是梆子戏曲的重要伴奏乐器。

5.编钟

编钟又称歌钟、乐钟。音色清脆,穿透力强。可独奏、合奏或为歌唱、舞蹈伴奏。编钟是我国古代打击乐器,从西周的三枚一套组合到战国时期64件一套的组合来看,编钟是我国古代音乐艺术高度发达的一个标志。

6.莲花板

莲花板,互击乐器。竹制,有主板和节板组成;用于多种快板书曲艺说唱的节拍伴奏,流行于全国各地。演奏莲花板,右手执竹板,左手持节板,夹于指问摇动或碰撞。

7.扬琴

扬琴源于西亚、波斯古国,明代晚期传入中国,成为中国重要的地区性民族乐器。扬琴琴体为木制、梯形,扁方共鸣箱,张钢丝弦及金属缠丝。演奏时用琴竹敲击琴弦,并通过琴弦振动,使共鸣箱产生共鸣。

8.木琴

木琴是一种打击乐器,是由一套长方形小木块组成。凭借木块的长短对这些木块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。演奏时以两个木制的小槌在木块上敲击,发出声音略似骨头的枯千的叩击声,音质强烈刺耳,具有非凡的穿透力。